記者3月16日從銀保監會獲悉,下一步,銀保監會將繼續抓實信貸投放,在保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持續增量擴面的基礎上,進一步優化信貸供給結構,增加小微企業首貸、信用貸、續貸、中長期貸款,加大對“專精特新”、科技型創新型小微企業支持力度,聯動相關部門繼續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整合機制建設,督促銀行做優體制機制和專業能力,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效能。
2021年,銀保監會持續增加小微企業信貸供給,持續優化小微企業信貸結構,著力提升金融機構服務動力能力,增加小微企業活力,有力支持實體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。
具體來看,一是加強監管考核督促,推動信貸供給總量持續增長。確保銀行對小微企業有效信貸供給持續增長,提升小微企業融資獲得感。截至2021年末,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近50萬億元,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9.1萬億元,同比增速近25%,較各項貸款增速高近14個百分點;有貸款余額戶數3358.1萬戶,同比增加近785萬戶,完成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、戶數高于年初的“兩增”目標。
二是聚焦小微企業融資難點痛點,著力優化信貸供給結構。引導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“首貸”“續貸”拓展力度,豐富信用貸款、中長期貸款等產品,更好地匹配小微企業的貸款方式和期限需求。截至2021年末,小微企業信用貸、續貸、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速分別為32.6%、37.4%、17.7%,明顯高于各項貸款增速。
三是推動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,加強對服務價格和融資收費的監督檢查。引導銀行根據貸款市場報價利率(LPR)走勢確定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定價,將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。2021年,全國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5.69%,較2020年下降近0.2個百分點。
四是督促銀行完善激勵約束機制,增強內生動力。用好監管評價“指揮棒”,實施分類考核督導,督促銀行落實組織架構、人員配備、績效考核、資源配置、授信盡職免責等要求,完善內部細則,明確執行流程。結合監管評價結果,督促相關銀行查漏補缺,鍛造長板,補齊短板。
五是加快推進信用信息共享,拓展金融科技應用。與國家稅務總局、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聯合“銀稅互動”“信易貸”,推動各地建設信用信息和綜合金融服務平臺,引導和支持銀行廣泛對接信息資源,運用金融科技優化授信審批及風控模型,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。
轉自:中國證券報·中證網
【版權及免責聲明】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,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“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”,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。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。版權事宜請聯系:010-65363056。
延伸閱讀